您的位置:首页 >> 校园新闻

校园新闻

青蓝相济传薪火 匠心筑梦育新人 ——鹿邑县高级中学校隆重举行“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拜师仪式
发布时间:2025-03-12次    [关闭本页]

   

   为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传承深厚的教育家精神,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3月10日下午,鹿邑县高级中学校在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拜师仪式。学校党总支书记梁宗印,校长李保华,副校长李勤然、宋秀山、王岩峰、赵泽宇及各级部主任、副主任、备课组长、导师、学员、教研处人员共150余人共同出席,见证这场意义非凡的教育传承盛典,以庄严仪式开启教育薪火传承的崭新篇章。

   高位部署,以匠心精神锚定教育传承方向


   

   会议伊始,主持人苗莉莉老师介绍了参会人员。


  

   李保华校长在致辞中深刻阐述了“青蓝工程”的核心内涵,提出以“三带三学”理念点明工程核心。他着重强调“青蓝工程”是学校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引擎’,更是教育初心的代际接力”。他希望全体教师以“大格局”共育新人:跳出学科看教育,跳出分数看成长,培养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的时代新人;以“真行动”破解难题:聚焦“双减”落地、选科走班等现实挑战,用课题研究驱动教学改革;以“深情怀”守望初心:把每一节课上成“良心课”,把每一个学生当作“自家娃”。


   

   副校长宋秀山宣读《鹿邑县高级中学校“青蓝工程”实施方案》。

   薪火相传,一纸协议承载教育使命

   本次拜师仪式共有23位近两年新入职的青年教师参与结对。他们根据自身需求和发展意愿,选定了各自的骨干教师做自己的导师。苗莉莉老师宣读师徒结对名单后,导师们上台,学员们依次上台向导师深深鞠躬行拜师礼,表达诚挚的敬意。现场气氛庄重而热烈。









   

   随后,23对师徒郑重签订《结对协议》,协议不仅明确规定了“导师三带”(带师德、带师能、带师魂)与“学员三学”(学思想、学本领、学做人)的责任清单,更创新性地增设“数字化成长档案”条款,要求师徒每月在学校智慧平台上传听课记录、课件案例等资料,实现对教师成长轨迹全方位、动态化追踪。

   誓言铿锵,以初心照亮成长之路


   

   导师代表郭晓新老师,作为国家级骨干教师、正高级教师、河南省中小学名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在教育领域成果丰硕,拥有诸多荣誉。她的发言掷地有声:“我将秉持 ‘不藏私、不敷衍、不守旧’三不原则,每周进行2节听评课,每月组织1次‘AI+教学’主题研讨活动,与学员携手攻破新课改难题,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学员代表丁艳娜老师作为新入职教师,她的誓言满怀激情:“从今天起,我会把每一堂课都当作精心雕琢的‘作品’进行打磨,积极向教师求教、大胆探索创新教学方法,立志一年内站稳讲台,三年内成为学生心中的‘发光者’!”他们的发言彰显出导师的担当和学员的决心,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

   党建引领,书记寄语锚定精神坐标



   最后梁宗印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他以“三心”答好师徒三问。“师徒结对,结的是责任,对的是承诺”——要用实际行动践行兑现今日誓言;“青蓝相济,济的是学生,成的是彼此”——让教学相长成为成长常态;“薪火相传,传的是火种,燃的是未来”——为教育强国点亮一片星河!梁宗印指出,“青蓝工程”不仅是业务能力的传承,更是党建引领下的师德筑基工程,希望全体师徒以“党建红”引领“教育蓝”,在课堂中厚植家国情怀,在育人中践行初心使命。

   光影定格,以奋进之姿启新程

   仪式结束后,全体人员在“青蓝相济传薪火 匠心筑梦育新人”主题背景墙前合影留念。


   

   青蓝相济,不负使命;匠心传承,筑梦未来!此次“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拜师仪式,不仅是一次教育精神的传承盛会,更吹响了学校教师队伍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角,标志着鹿邑县高级中学校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有力的一步,未来,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学校教育事业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上一篇:鹿邑县高级中学举行2025年全国“名校高中行”活动

下一篇: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大学、广州工商学院到鹿邑县高级中学考察交流

Copyright © 2025   Powered by http://www.lyxgz.cn/ All Rights Reserved.
鹿邑县高级中学校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 豫ICP备2025107395号    地址:鹿邑县鸣鹿办事处鸣鹿路北段
   所思科技|负责网站制作

微信公众号